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2020年12月08日 16:26:52
來源: 《紅旗文稿》2020/23 作者: 董曉輝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工作部署,對于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堅決貫徹,全面把握、系統推進,正確處理好新時代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安全和發展是鳥之兩翼、車之雙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一方面,國家安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短短幾十年間,我國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0%左右。實踐證明,“中國號”巨輪能夠破浪前行的基本前提在于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我們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另一方面,發展是國家安全的保障。要維護國家安全,發展才是硬道理。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要從根本上維護我國安全,必須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豐碩成果為有效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有力的人才技術支撐。因此,我們既要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唯有發展和安全同步推進,方能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高頻詞中,“發展”出現195次,“安全”出現66次,這充分說明發展和安全將是貫穿新發展階段的兩件大事。今日之中國,已經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大勢所趨、形勢所需、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兼顧發展和安全,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要堅持系統觀念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的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面臨的外部挑戰和風險前所未有。這就要求我們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善于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處理局部與全部、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抉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體現了黨的理論的一個重要創新和發展,對于統籌發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是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圍繞發展和安全問題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研究,準確把握新階段發展和安全的一系列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二是要加強全局性謀劃,對標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聚焦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把發展和安全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方面。三是要加強戰略性布局,將發展和安全融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融入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實現相互促進、同頻共振。四是要加強整體性推進,堅持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講究“十個指頭彈鋼琴”的藝術,推動發展和安全在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切實把發展和安全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苯y籌發展和安全,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要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健全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人才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重要領域國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健全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制度,加強國家安全執法。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堅持科學統籌,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統籌處理好安全領域的各類問題,既要全面把握,又要聚焦重點,抓綱帶目,推進各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宗旨,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要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要加強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維護金融安全。社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保障,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訪制度,完善各類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

  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關鍵是統籌好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托,國防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國防實力要同經濟實力相匹配。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使兩者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增強國防實力。要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強化政策制度協調,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集中力量實施國防領域重大工程。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健全強邊固防機制,強化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蔽覀凕h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也壯大于憂患。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心存憂患、肩扛重擔,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時代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預判風險是防范風險的前提,要加強戰略預判和風險預警,見微知著、未雨綢繆,準確把握風險走向,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防止各種風險傳導、疊加、演變、升級。提高風險化解能力是防范風險的核心,要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果斷決策,善于引導群眾、組織群眾,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學排兵布陣,有效予以處理。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是防范風險的保障,要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主動加強協調配合,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只有全過程、高效率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才能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我們要加強理論修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要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切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ㄗ髡撸簢揽萍即髮W文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高天鼎

標簽 -
網站編輯 - 高天鼎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