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村,兩個人:他們的小康這樣動人

2020年11月27日 11:46:40
來源: 《紅旗文稿》2020/22 作者: 閆玉清

  天高云淡,秋意盎然,正是一年中的收獲時節。我們來到江蘇這一方不斷創造發展奇跡的熱土。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我們走進兩個村:常州市天寧區茶山街道富強村、鎮江市句容天王鎮戴莊村,結識兩個人:76歲的富強村村民邵岳興,31歲的戴莊村村民汪厚俊,從中感受著“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新境界。

  京杭大運河畔的富強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當地人曾謔稱“富強富強,肚皮空響”。黨的十八大以來,富強村踏著新型城鎮化的節拍奔向小康。今日富強村,既富又強,實至名歸。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居錯落、花草環繞,街頭巷尾、熱鬧祥和。邵岳興和老哥兒幾個正喝茶聊天。“咱也成了城里人,住的是洋樓、出門進花園、退休有工資、社保有保障,原先羨慕的東西一樣不少呢。”邵岳興笑著說,當年非?!把蹮帷背抢锶?,每月都有工資拿?!艾F在不僅有工資拿,還是股東呢。”

  邵岳興當前的“股東”身份,就源于新型城鎮化的紅利。這些年來,黨中央合理有序推進城鎮化,富強村進入了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期。在加大拆舊建新、搬離工業企業的同時,引進超市、教育等優質項目,不僅讓村民生活更便捷,集體資產也不斷增值保值?!胺仕币虼迕窳?。2019年10月,富強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邵岳興和其他2600多位村民一起變成了股民,重大事項和決策都通過股民代表大會協商表決。合作社盈利后,股民還可以享受應得的福利待遇。用邵岳興的話來說,就是每天一睜眼,就有100多塊退休金掉進口袋,以后作為股東還可以分紅,這全是托共產黨的福。

  “在城市里落得下、過得好,老邵在村里不是典型戶,是尋常戶。富強村正是以保護村民利益為核心,在城鎮化推進中牢牢抓住致富的機遇,實現了由鄉到城的轉變。富強村民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變遷史,就是從溫飽到富足的全面小康史。”富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賁秋菊說。

  立交橋近在咫尺,大運河穿村而過。產業從純農業、蔬菜種植業到工業,再到現代服務業;建筑從平房到樓房,再到自建別墅、高檔小區;家家通上天然氣,戶戶納入城市醫療保險,養老金逐年增加……軟硬環境都在變,但共享發展不會變。這些年,邵岳興認識的一些進城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庭,都能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義務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

  小有所依,中有所用,老有所養。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正為城鄉居民帶來更多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說,在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在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這也是客觀規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鎮江視察,強調指出,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走進鎮江市句容天王鎮戴莊村有機農業園,我們看到了現代高效農業的現實場景。山頂陡坡,森林茂密;緩坡旱地,果茶飄香;山腳山沖,水田漠漠——好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汪厚俊的家庭農場就位于農業園中心。果園里,甜柿樹和碧根果樹下長滿了黑麥草,幾百只鵝和幾千只雞正在草叢中追逐覓食。走進果園旁新修建的大棚里,映入眼簾的是一層鋼架隔出了上下兩個空間,架上是幾十只膘肥體壯的波爾山羊,架下是鋪著厚厚一層醋糟的豬圈,飼養著大小100多頭梅山黑豬。讓人驚奇的是,棚內并沒有養殖場常見的異味?!坝么自阒谱靼l酵床,羊的糞便落下后,利用豬拱地的天性,進入掩蓋、翻耘、發酵,消除了異味,腐熟后成為果園肥料?!奔仁茄h農業,又是有機生產,他的農場是不少商家的定點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戴莊村黨委書記姚偉超介紹:“像汪厚俊一樣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這是帶領農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最佳選擇。村干部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理事、監事等,實現人員村社合一,提高了合作社的公信力、號召力?!?/p>

  站在汪厚俊的農場里,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300多只鵝,每年可銷售4萬多元;3000多只雞,每天產蛋約1500個,雞和蛋每年分別銷售近30萬元;近100頭羊,每年銷售近半,約5萬元;100多頭豬,每年銷售30多萬元。還有40多畝薄殼核桃已經掛果,40多畝甜柿接近豐產期……汪厚俊拍了一下胸脯:現在我當農民,覺得特別有底氣!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盼落地成金。

  咫尺應須論萬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即將啟航的歷史性時刻,這兩個村、兩個人的生活變遷,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十四五”乃至2035年巨筆宏圖的現實根基。在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不斷完善中,邵岳興會享受到更健全的社會保障,他的子孫們會有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中,汪厚俊的增收空間會更加拓展,科技文化素質也會更加提高。一個個高光時刻、一個個精彩瞬間,將宏偉藍圖的“大寫意”繪制成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也將標注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步征程。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這個秋天,真美!

  責任編輯:王農媛

標簽 -
網站編輯 - 趙雁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