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里拉最深處,有一個神奇的峽谷,叫巴拉格宗。奔騰不息的崗曲河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鋪陳在峽谷底部,兩側群峰陡峭挺拔,密布著繁茂葳蕤的原始森林,微風撩動、云霧纏繞,聳入云端的山峰變得忽隱忽現……佛塔、圣山、高原、湖泊、秘境、天域,你能想到的一切美好字眼都能在這里找到。它是人們苦苦尋覓的心靈歸隱地,爭相踏訪的世外桃花源。
還是這個巴拉格宗,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2年前,它同樣出名,但不是因為美,是因為窮。大山的阻隔、峽谷的險峻讓巴拉村上千年來幾近與世隔絕,保留著原始的生活方式,沒有路、沒有電、沒有通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地圖上我們找不到它的位置。斯那定珠,一個當地的康巴漢子,用一條路,在地圖上補上了故鄉的坐標,也鐫刻下脫貧攻堅的一座豐碑。
9歲之前沒穿過鞋子,11歲前沒走出過峽谷。第一次出去是因為鐵屑扎進眼睛去治病,阿爸在他腰間拴根繩子,一路沿著峭壁牽著、爬著,用了5天時間才走到香格里拉縣城,早就錯過了治療期限。老天奪走了他左眼的視力,卻給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生平第一次見到馬路、汽車和電燈。從縣城回巴拉村的路同樣走了5天,但斯那定珠的心卻再也不能平靜,一顆夢想的種子在心底生了根——巴拉村也應該有條公路!
13歲那年,斯那定珠帶著家里能給的全部積蓄35元,走出峽谷到外面闖蕩。賣苦力、當學徒、做工人,從擺攤零售到批發代理,斯那定珠開辦了迪慶州第一家五金機械門市部、第一家火鍋城,靠著誠信本分積累了千萬資產。但是財富并沒能充實他的心靈。從大山走出的孩子,越是見識到外面世界的繁華喧鬧,就越是珍視家鄉那片神圣的凈土,抹不去的鄉愁始終縈繞在他心靈最柔軟的角落,一直埋在心底的那顆夢想種子被喚醒激活?!拔乙丶亦l修一條公路,讓阿爸在家門口就能坐上車走出峽谷,還要建一個公園,把巴拉格宗的美展現給世人?!?0歲的時候,斯那定珠懷揣數千萬元辛苦錢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曲折的筑路歷程。
然而,在絕壁上生生鑿出一條路簡直是天方夜譚??碧疥?、設計師先后打了退堂鼓,“這種地形根本修不成公路!”這句話惹毛了倔強的斯那定珠,“你們不干,我自己干!”渴了喝河水、累了倚樹睡,斯那定珠用兩年的時間勘測地形,親自完成了路線設計。
2004年9月,隨著一聲爆破的巨響,工程啟動了。動了工才知道,修路就是用錢去砸一個無底洞,斯那定珠幾千萬的資金迅速被“吸干榨凈”,而路才修了14公里。于是他變賣了餐館、五金店,抵押了房子、車子,跑遍了香格里拉的銀行,借遍了親朋好友。在他的帶動感化下,村民也逐漸加入到修路的隊伍中,之前的質疑和嘲諷化作了群體的合力。
這是一條真正的“天路”,全長50多公里,卻有100多個急轉彎,海拔跨度達2000米。當車子順著顛簸曲折的“天路”從214國道開到巴拉村時,整個村莊沸騰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峽谷里的村民第一次從家門口見到汽車,與汽車同時抵達的,還有電和通訊信號。習慣了油燈微弱光亮的人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黑夜如白晝,忍不住好奇地反復開關電燈。大家載歌載舞、歡騰雀躍,數不清的哈達披在斯那定珠的肩上,可是他心中卻是五味雜陳。兩個月,就差兩個月,阿爸沒有等到這一刻。老人去世前還在追問:“你這個路,什么時候能夠修到巴拉格宗的村子里面?我很想坐你的車去看一下巴拉村……”這是斯那定珠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路通后,從巴拉村到香格里拉縣城,由以前5天的長途跋涉縮短到一個多小時車程,但斯那定珠的夢想才完成了一半,他還要把這條路變成通往美好生活的致富路,帶領鄉親們擺脫貧困。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托上級扶貧政策,這個倔強的康巴漢子籌資金、建景區、抓施工,愣是將昔日與世隔絕的窮鄉僻壤打造成了游人如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他還出資修建新村,將生活在高海拔山坡上的村民搬遷到更適宜居住的寬闊地帶,同時高價租賃老房子,整修復原變成村居博物館;將200多萬元的景區工程分包給村民,鼓勵藏族群眾自力更生、提升勞動技能;將景區道路維護按段承包給村民,年輕人到景區打工,年齡大的靠維護景區道路也能解決溫飽……守著巴拉格宗景區,村民戶均年收入從兩三千元飛躍至10多萬元,原來救命的苞谷洋芋如今成了牲畜飼料,很多搬離故鄉的村民又回來了……如今,巴拉格宗被云南省列入特色小鎮創建名錄,并作為大滇西旅游環線區域,在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經濟要素自由流動,實現穩定脫貧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等方面全面發力。
曾經,在斯那定珠維修公路到處籌措資金的時候,有礦老板拋來橄欖枝,“我們合作開礦,給你25%的干股?!薄澳氵@河水流著的是錢,我們修電站,讓你坐著數錢?!睂Ψ介_出的價碼是以“億元”為計數單位的,但他絲毫不為之所動?!按蚨赐诘V,留給后代的山水將變得千瘡百孔;修電站,涵養千年的靈秀峽谷將不復存在。小時候,抬頭就看到藍天,俯身就踏入清清的河流,牦牛群在高山草甸吃草,這是我記憶中的家鄉,不能讓它在我們手中毀了?!闭f這些話的時候,斯那定珠情緒有些激動,眼里卻閃著光。
在巴拉村,我們遇到了藏民吾杰七里,他領我們參觀了自己的家,一座三層的藏式小樓,寬敞的房間、實木的地板,精美的藏式家居,冰箱空調洗衣機一應俱全,客廳里還擺著一個曲面屏大電視。他眼中的斯那定珠是讓整個巴拉村驕傲的雄鷹,這條“天路”是雄鷹獻給家鄉的潔白哈達。現在,他家里有兩輛小汽車,皮卡車拉貨、小轎車坐人,這一切的改變都這條路開始的。
今年因為疫情景區關閉了大半年,但斯那定珠沒有給員工放假,而是投資了2000多萬元購置4萬多棵樹苗,租10多臺大型機械,帶著200多個員工給景區種樹?!巴ㄟ^植樹村民們受教育呀,他們第一次知道買一棵碗口大的樹苗要花幾千塊錢,那我們巴拉格宗漫山遍野的森林,豈不是家門口的聚寶盆,是真正的金山銀山,必須用生命去珍惜、去守護呀!”他邊說邊用那雙粗壯皴黑的手比劃著,比劃著……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多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十多年來,斯那定珠就一直在做這樣的善事、實事、好事。
責任編輯:李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