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并深刻論述了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落實好這一戰略任務,要從根本性質、基本目標、戰略布局、建設方式、發展路徑等方面深入理解意識形態工作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本質要求,在推動意識形態工作強起來的實踐中不斷開拓新局面展現新氣象,更好發揮意識形態工作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極端重要作用。
在根本性質上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有機統一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必須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其中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是我們從歷史和現實得出的一條基本結論。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其中,“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頁)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也是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價值旨歸。“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講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落腳點,堅持人民為本、以人為本?!保ㄍ蠒?,第25-26頁)換言之,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既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為他們解開思想上的疙瘩,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搞碎片化,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保ㄍ蠒?3-24頁)就社會主義中國而言,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頁)從本質上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就是要堅持講政治,把握正確導向,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只有堅持黨性、站在黨的立場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保ā读暯疥P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26頁)這段論述,深刻闡明了黨性和人民性的辯證統一及其實踐要求。
在基本目標上堅持一致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統一
當代中國遭遇東方與西方、中國與外國、傳統與現代、個體與集體等一系列價值觀的碰撞與沖突。在所有制關系、分配方式、就業方式等方面出現的多樣化格局,催生出多樣化的思想觀念?!霸诓煌呢敭a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筑?!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95頁)馬克思的這段話說明了這一現象出現的必然性。當前,“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著空前復雜的情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保ā读暯疥P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107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唯物史觀的重要原理。但是,一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并不取決于所有制關系的多種形式,而是取決于占統治地位的所有制關系。在社會主義中國,反映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反映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的主流意識形態,只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復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體現了深厚的理論底蘊、深遠的政治考量。
只有妥善處理好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針對利益多元化條件下能否形成改革共識的質疑,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現在黨內外對深化改革思想認識上有較大差異,但越是思想認識不統一就越要善于尋求最大公約數。在堅持改革這個重大問題上全黨全社會是有廣泛認知的。只要加強思想引導,把黨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國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是完全可以形成共識的?!保ā读暯疥P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我們必須守住的政治底線。只要我們把政治底線這個圓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樣性半徑越長,畫出的同心圓就越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4頁)這一論斷,形象地表達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辯證關系。
在戰略布局上堅持整體謀劃與重點安排的有機統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币庾R形態工作關涉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頂層設計、整體謀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從主要內容上看,涵蓋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地位、目標任務、基本要求、主體責任等方面:明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它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明確“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明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目標;明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強調要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最大公約數;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要在把牢正確方向、加強思想武裝、推動手段創新、嚴格責任落實、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發力;明確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強調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各級組織,各級黨的組織都要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這些重要論述,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邏輯和當代中國意識形態建設實踐邏輯的有機統一,對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做了科學的整體謀劃。
“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保暯剑骸掇q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網絡輿情由于具有交互性、偏差性、突發性等特點,使網絡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罢莆站W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保ā读暯疥P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36頁)管好用好互聯網,是新形勢下掌控新聞輿論陣地的關鍵,重點要解決好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同時,青年是各種社會思潮的易感人群,高校是各種意識形態的集散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的批示強調,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這些重要精神,指明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大意義和戰略要點。
“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可以說,在整體謀劃和重點安排上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
在建設方式上堅持“立”與“破”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所謂“立”,就是舉旗幟。早在1920年,毛澤東同志就深刻認識到“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8頁)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就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使之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所謂“破”,就是破除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罢_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保ā睹珴蓶|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頁)思想理論工作者要自覺把握意識形態工作規律,全面分析研判社會思潮動態,不斷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免疫力,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關鍵時刻敢于亮劍。意識形態領域不是浪漫的風花雪月,而是復雜而激烈的特殊戰場,其中的斗爭“有時熾烈起來,火焰騰騰;有時又靜息下去,在動人的休戰決議的灰燼下面陰燃著”。(《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5頁)這就要求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要時刻以戰斗的姿態、戰士的擔當,積極投身宣傳思想領域斗爭一線,“要當戰士、不當紳士,不做‘騎墻派’和‘看風派’,不能搞愛惜羽毛那一套”。(《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45頁)
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的工作思路,彰顯了建設性與批判性的辯證法。只“立”不“破”,“立”的地基不牢,建設性失去基礎;只“破”不“立”,“破”的目的不明,批判性失去意義;立破并舉,以“立”促“破”,以“破”護“立”,實現建設性與批判性相互促進。落實這一工作思路,在當前就是要破歷史虛無主義,立歷史唯物主義;破新自由主義,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破西方“普世價值論”,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最終以“破”的徹底來促進“立”的堅實,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
在發展路徑上堅持守正與創新的有機統一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運動中不斷向前發展的。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要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路徑。
必須堅守我們黨在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認真總結、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保ā读暯秸勚螄碚返?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版,第155頁)他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概括提出了“九個堅持”,并且強調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
必須根據新的時代要求推進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在意識形態領域,“我們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第84頁)只有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才能把握時代脈搏、貼近現實生活、走進群眾中間,從而發揮應有的引領作用。
眾所周知,網絡技術的發展對意識形態工作既帶來積極影響,也可能帶來消極作用,關鍵在于我們怎么應對、如何運用。這是一篇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一起來做的大文章。如何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叭诤习l展”不能停留在口號,也不能止步于形式?!爸皇菍鹘y媒體和新媒體做簡單嫁接,‘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沒有實現融合。融合發展關鍵在融合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46頁)這段生動形象的論述,深刻揭示了融合發展的精神實質、根本要求。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守正夯基礎、承歷史、重聯系,創新把關鍵、謀未來、求發展,分別反映了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側重點不同。但是,兩者又是內在統一的。只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能有堅實的基礎、明確的方向;只有不斷創新,守正才能獲得不竭的活力源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明確提出來,是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關系我國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創新,生動彰顯了守正與創新的辯證法。
?。ㄗ髡撸罕本┐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