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人民軍隊勇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軍隊的宗旨,實施精準扶貧,人民軍隊責無旁貸,必須勇當先鋒、攻堅克難。近年來,武警云南省總隊黨委堅決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號召,始終秉承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使真勁、用真情、下真功,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深入開展組織聯建、產業扶貧、助學興教、醫療扶貧等幫扶活動,為云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應有力量。
在強化學習、提高站位上下真功,站在聽令景從的政治高度強勢推進
學理論凝聚精神動力。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指示,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采取領讀串講、重點解讀、集中宣講、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講清我軍擁政愛民優良傳統,講透“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基本道理。
武警云南省總隊緊盯3個深度貧困村,以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姿態強勢推進,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堅持把戰旗插到貧困最深、脫貧最難的高地上。總隊主官和有關領導先后10余次深入迪慶藏區、中緬邊境、貧困山區、民族村寨,察看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了解幫扶需求,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精學標準把握目標要求。緊盯弱項環節,設計“摘帽”項目庫和路徑圖,精準把脈、對癥下藥、靶向治療,集中優勢兵力補短板、攻難關。今年,曲靖市格核米村因疫情影響,安置房無法按時完工,遲滯了易地搬遷進程??傟犗群笙屡?批工作組到現場督導,4名駐村隊員連續奮戰60余天,格核米村脫貧攻堅任務的最后堵點全部打通。
深學戰略推進軍民融合。軍民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既有利于消除貧困,也有利于強軍興軍,實現二者共同發展。
根據安排,武警云南省總隊與武警上海總隊組成聯合工作組實地調研,與3個貧困村地方黨委政府簽訂《幫扶協議書》,定期召開軍地聯席會議,拿出項目“推進表”,劃出脫貧“路線圖”,明確三方“責任田”,發揮武警上??傟爡^位優勢、資金優勢,用好武警云南總隊屬地優勢、力量優勢,依托地方組織優勢、資源優勢,凝聚軍地攜手攻堅強大合力。
在精準發力、靶向治療上下實功,因情施策,持續提高幫扶質量
武警云南省總隊始終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看齊追隨、踐行宗旨、服務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務,累計幫扶18個縣(市、區)的22個貧困村,實施各類幫扶項目70余個,助力3200余戶13300余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個貧困村脫貧摘帽,2個貧困村達到脫貧出列條件。下一步,要聚焦“六個精準”,做到深挖窮根、對癥下藥、精準發力,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將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強化產業扶貧的增收力度精準幫扶。為提升群眾“造血”能力,云南總隊與上??傟犚虻刂埔酥贫ㄒM一項產業、探索一種模式、援建一個項目的“三個一”產業扶持計劃。針對迪慶州念里米村少數農戶前期種植烏天麻成本投入大、技術要求高、銷售渠道窄等問題,結合該村海拔適中、氣候濕潤、土壤無污染的自然優勢,協調引進技術支持、擴大種植規模、簽訂收購協議,扶持農戶種植烏天麻,2019年平均每戶增收3.57萬元,2020年預計平均每戶增收4.4萬元,單此一個產業就解決了全村貧困群眾的收入達標問題。
總隊掛鉤幫扶的怒江州色德村無支柱產業、無種養技術、無創收意識的“三無”問題突出,村民獨立發展種植、養殖業難度較大,總隊會同村委會一班人赴鄰縣參觀烏龍茶種植基地,探索推行“村合作社+地方公司+土地入股農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運營模式,養殖中華蜂、種植高山烏龍茶、種植各類果樹??傟爡f調色德村茶樹專業合作社與當地農林科技公司簽訂合同,由公司提供茶樹采購、技術培訓、茶葉銷售等“一條龍”服務,解除村民的后顧之憂。今年4月,色德村達到脫貧條件。
曲靖市格核米村土壤貧瘠、土層淺薄,年平均氣溫低、降水量少、水源短缺,難以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且全村239戶103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易地搬遷,務工需求總量大。能否搬得出、穩得住是該村脫貧攻堅面臨的一大難題。總隊依托產業扶貧基地,為格核米村建蔬菜大棚,能提供年收入1.8萬元的就業崗位100個,有效帶動易地搬遷群眾務工創收。蔬菜產業項目按照“縣級平臺公司+招商合作企業+扶貧開發合作社+基地+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實現了“資金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獲收益、收益再分配、農民變工人”目標。每年按總投資8%的比例返利24萬元給村集體經濟,用于設立公益性崗位和開設愛心超市,確保易地搬遷群眾“移得出、穩得住、住得下去”。
找準扶智強志的內生維度綜合施策。幫村強支部。提升村委會硬件功能、完善黨員活動室、組織黨建活動,與貧困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選派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輪流進村講黨史、上黨課,與村“兩委”黨員培訓一起搞、黨日活動定期過、視頻連線上黨課。迪慶支隊常年與迪慶州念里米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協調選送村主任參加上海寶山區組織的致富帶頭人培訓,帶頭開拓藥材基地、試種烏天麻,為全村大規模發展烏天麻產業趟開了路子。
幫戶強志氣。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組、文明個人評選活動,派出駐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住進百姓家中,在拉家常中傳遞黨的脫貧政策,如今,曲靖市格核米村400余人、怒江州色德村700余人已外出務工。
幫人強技能。色德村初步試養中華蜂時,由于養殖技術不成熟,中華蜂死亡、飛逃現象十分嚴重??傟牸皶r協調地方養殖公司派技術人員駐村1年多時間,從蜂箱管理、蜂群喂養、蜂王培育等基礎工作開始,手把手幫帶貧困群眾。通過幫扶,色德村有了自己的養蜂能手。近年來,已有33人取得駕照,76人取得砌筑工職業證書,20多人在當地找到工作。
廣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大排查,深入貧困村發現易返貧風險戶,有針對性采取協調安排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兜底保障、扶持產業增收、引導外出務工等方式,確保穩定脫貧。積極幫助解決貧困村各類困難問題,昭通、普洱支隊針對今年旱情影響,修建水窖、援建蓄水池,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問題;紅河支隊推進幫扶村廁所革命,提升村民生活品質;執勤支隊著眼人居環境提升,為幫扶村新建垃圾房、公廁,進一步引導文明生活習慣;版納支隊長期開展“理論+法律+醫療+文藝”服務輕騎隊進村活動,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提升解難幫困的愛民溫度真心關愛。把精準扶貧的重點放在貧困群眾最需要、最期盼的項目上,在醫療、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用力,努力解決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讓群眾直觀地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提升。
醫療扶貧促健康。幫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捐贈醫療器械、常用藥品,規范村衛生室設置,建立遠程醫療協作機制,總隊醫院每半年、支隊衛生隊每季度進村開展義務巡診,派出醫療分隊,深入村寨開展巡診活動。
助學興教促長遠。援建13所“武警愛民學?!保陆ā鞍艘挥變簣@”1所、網絡學習室1間;連續18年在大理州巍山縣永濟中學開辦“武警春蕾女童班”;設立助學基金資助1300余名兒童完成學業。安排官兵擔任校外輔導員,既解決教學、生活條件等問題,又幫助村里孩子獲取信息、了解外界、走出大山,培養了脫貧新生力量。
設施援建促發展。以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援建集體活動場所、排污渠、公廁、垃圾焚燒爐等6類基礎設施,實施路燈安裝、捐贈藏式火爐等人居環境改善項目,讓村莊亮起來、美起來。
在統籌兼顧、盤活資源上下深功,壓實責任,強力推動末端落實
堅持跟蹤督導末端問效。結合軍改和干部調整進程,及時調整健全脫貧攻堅領導機構,充實配強扶貧工作組織,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強大的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建立工作報告和檢查督導機制,對于“虛報”“漏報”“誤報”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壓實責任,傳導壓力,對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及時表彰。
加強軍地協調搞好對接。定期與地方黨委政府溝通協調,加強常態化聯系,隨時掌握新精神、新動態、新需求,共同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軍分區作為駐地武警總隊牽頭單位,搞好與當地政府任務對接,通過定期走訪駐地民政、扶貧等相關單位,了解中央及省州最新的扶貧政策及扶貧形勢;通過定期上門聯絡貧困村和貧困戶,及時了解最新的發展動態及相關需求;積極推開“軍、政、民”難題會診活動,共同分析致貧原因,梳理存在問題,協調解決方案,確保在溝通、協商、互信的氛圍下,協力推動扶貧工作落實。
發揮突擊作用錘煉部隊。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練兵強兵的戰場,作為摔打錘煉干部的舞臺,作為育人用人的課堂,在完成突發性、攻堅性任務中練指揮、練協同、練保障,不斷增強部隊影響力、戰斗力和感召力。利用民兵預備役人員信息了解直接,反應靈敏迅速的特點,及時準確反饋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脫貧效果、群眾滿意度等情況,切實為軍隊和地方政府科學扶貧提供有力依據。堅持在農村民兵預備役人員中培養脫貧致富帶頭人、在脫貧致富帶頭人中發展民兵,引導他們帶頭學科技用科技、發展特色產業,帶頭勤勞致富。
?。ㄗ髡撸何渚颇峡傟牳闭?/p>
責任編輯:王農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