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讓幸福再升級

2020年07月21日 14:29:59
來源: 《紅旗文稿》2020/14 作者: 張少義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要的重大舉措。

  著眼于讓優秀文化“立”起來、“活”起來,河南省近年來深挖文化資源富礦,著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尤其是在特色小鎮創建中,注重融入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精心打造“旅游+”系列業態,不斷推出“有溫度、有故事、有品位、有體驗”的文旅新產品新服務。

  6月中旬,記者在中原大地上的一路采訪中深切感受到,一批“產業富有特色、文化獨具韻味、生態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正在誕生,當地群眾充分享受到了旅游惠民的發展紅利,各方游客收獲了精彩紛呈的旅游新體驗和滿滿的文化獲得感。

  一項技藝與千年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應保護好,也應讓其“活”起來。文化厚重的河南省在發展文化旅游時,注重對歷史文化的挖掘,推出一系列能夠使人民“享文化、樂旅途”的優質產品,用文化提升了旅游項目和旅游產業的品質內涵。

  6月12日清晨,中原腹地許昌市飄起了蒙蒙細雨。記者從禹州城區西行30公里,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禹州市神垕鎮。十天前,神垕鎮入選河南省第一批省級“美麗小鎮”公示名單。而更早前,2016年10月,神垕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2018年10月,神垕鎮入選國家級經濟發達鎮。

  作為“中國鈞瓷之都”,神垕的瓷文化傳承千年——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燒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鈞瓷;北宋徽宗年間,鈞瓷被定為“宮廷御用珍品”。古有“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蜕瘫榈刈?,日進斗金錢”的美譽。

  在鈞窯藝術創意空間,57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孔相卿,正在細致地指導青年學徒制作瓷胚。這位“守藝人”從事鈞瓷藝術研究40多年,帶領孔家鈞窯在窯爐、釉色、造型、工藝方面大膽創新,從“一法多器”發展到“以器定法、一器多法”,從傳承銅紅釉到研制銅系青藍釉,創燒出以《中原壺》為代表的鈞瓷系列茶具,引領了鈞瓷行業風潮。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笨紫嗲涓嬖V記者,“通過鈞瓷藝術引領現代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傳承文化元素和符號,繼承其中的優秀技藝,但不能全盤照搬”。“鈞瓷是活著的瓷種,就像窯變一樣,一直在發生著新的、神奇的變化,常變常新、再變更新。而想要變,就要從工藝和技術等方面不斷革新,創造鈞瓷藝術新的輝煌?!?/p>

  想把鈞瓷技藝傳承下去的,還有神垕鎮一大批80后、90后新生代。年輕一輩的加入,正讓古老的鈞瓷藝術煥發新的活力?!?5”后范玉佩經營著一家鈞瓷創意小店。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講述了激勵自己離京返鄉創業的動力?!拔蚁雽F代美術的技巧和構思融入到鈞瓷的創作中,也在考慮通過互聯網直播等銷售途徑,將鈞瓷帶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鈞瓷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神垕人慧心的體現?,F如今,我們神垕鎮被越來越多的游客譽為‘活著的古鎮’。”神垕古鎮管委會紀工委書記王洋告訴記者,近年來神垕鎮以鈞瓷文化為切入點,啟動一批綜合旅游開發項目,結合現代技術對神垕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鈞瓷古都獲得新生,鏈接起了歷史與當下、藝術與生活,催生了文化與經濟發展之“雙效”價值,提升了“有品質”的社會生活新樣態、新模式。

  “一路有戲”與百年記憶

  文化創意是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文旅項目肩負著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融合共贏的重任。河南省在推動文旅融合過程中,注重把文化作為一座城市的“魂”和“根”來經營,結合現代旅游需求將不同文化元素轉化為場景和故事,通過技術性藝術性的創新帶給游客感官和情感體驗,更好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

  6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采訪,不期與建業電影小鎮來了一次“奇遇”,享受了一場中原文化的盛宴。這座主打“穿越感”和“沉浸感”的小鎮,自2019年9月開園以來迅速收獲人氣,成為鄭州市新晉“網紅打卡地”和夜經濟亮麗風景線。

  走進小鎮,從踏上電影大道這一刻起,記者就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起云涌的老鄭州。豫昌百貨商行的櫥窗正在展示當季最時髦的旗袍?!疤柾?,號外”,報童叫賣著最新的報紙,鐺鐺響的電車拐過街角。

  街面上,一群群游客換上了心儀的旗袍、馬褂等舊時服裝,正興致勃勃地與利興面包房、瑞豐祥綢緞莊、尚金鐘脂粉店等年代老店“邂逅”。電影工坊里,不少游客欣賞著各種影視特效的神奇,體驗了武林高手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感覺,也感受了火海逃生、漫游宇宙的刺激。

  一路穿行,銀幕里的光影夢境轉化為游玩里的身臨其境。記者和一群游客無意闖入《一路有戲》夜場的繁華。時光匣子恍如一座時光長廊,見證鄭州城市記憶的百年光景。游客無論男女老幼,皆在歡聲笑語中享受著“演在故事里、玩在大片場、吃在電影中”等樂趣。

  建業電影小鎮工作人員張紅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電影小鎮以整理、挖掘、保護、傳承中原文化為己任,通過電影新手法講述中原老文化,引入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傳承人提供了良好的展演平臺。在這里,每一個用心體驗的游客都可以找到另外的一個自己,分享快樂、傳遞幸福?!?/p>

  如同幕布上閃亮的星,建業電影小鎮裝點著現代鄭州的文化星空,引領新業態文旅項目的發展。它一方面沉淀著城市記憶,一方面豐富著百姓生活,彰顯情懷與溫度。數據顯示,電影小鎮自立項落地以來,累計帶動地區固定資產投資20.7億元,納稅1.72億元,直接解決當地就業2000人,間接帶動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關聯從業人員10000人,為周邊商業項目、旅游項目累計帶來游客百萬人次,經濟社會帶動效應逐步顯現。

  一條古街與百萬游客

  別具文化底色和鄉村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是當前文化旅游業頗有吸引力、競爭力的亮點。河南省近年來注重喚醒沉睡的鄉土文化資源,打造詩意田園,開發具有濃郁風土人情的特色產品,促進鄉村文化旅游業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

  “詩”和“遠方”的珠聯璧合,近年來在“中國詩歌之鄉”鞏義市大放異彩。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山水資源,“宜居宜業宜游”的鞏義市著力推進全域旅游,山地度假、文化體驗、鄉村休憩、旅游演藝、健康養生、戶外運動等旅游業態不斷豐富。

  為了把“山水”轉變成“產業”,把“旅游”轉化成“生產力”,鞏義市竹林鎮將鄉村振興與旅游融合發展,把鄉村生態資源、人文風俗、歷史文化、特色資源等在空間上集聚,開啟了文化建設和旅游惠民新篇章。近年來,竹林鎮先后獲得“中國最美鄉村”“中國最具魅力特色風情旅游古鎮”等榮譽。

  經過14年的封山育林,過去的廢棄礦山長壽山森林覆蓋率已超過90%,成為中原地區紅葉觀賞勝地和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2017年5月,風情古鎮在長壽山腳下拔地而起。小鎮吸納了商戶400余間,匯聚南北特色小吃500余種,同時涵蓋手工作坊、非遺展示、民宿客棧等項目。自開業以來,風情古鎮人氣持續爆棚,成為中原地區體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美食體驗地之一。

  6月16日下午,記者在古街上穿行,實地采訪游客和商戶。兩側的小吃店不斷傳出叫賣生意的吆喝聲,岐山臊子面、長沙臭豆腐、云南鮮花餅、東北醬香餅、仙桃鍋盔等應有盡有。

  小吃多種多樣,街上的商戶卻基本是當地群眾。此前,竹林鎮黨委政府分批組織當地群眾到武漢、成都、西安、杭州、沙縣等地學習烹飪,同時還吸引陜西馬嵬驛、河北太行水鎮、孟津魏家坡等地餐飲商家加盟。

  “以前這里是荒山溝,現在是‘聚寶盆’。游客太多,俺店的生意都忙不過來?!憋L情古鎮的特級“網紅”——喂莊牛肉水煎包店老板王曉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自家僅有30多平方米的店鋪里,最高峰時一天賣出兩萬多個水煎包,營業收入達到4萬多元。

  竹林鎮黨委副書記李鑫告訴記者,“長壽山上有景色看,山下能嘗到南北特色小吃。通過政府推行的夜生活消費活動,游客數量近來實現翻番,因疫情帶來的損失得到了很大恢復,生意越做越好?!憋L情古鎮建成以來吸引了數百萬游客觀光旅游,帶動上千名村民就地就業。目前,竹林鎮正在長壽山景區旁規劃建設“溫泉小鎮”和“國際汽車營地”等項目,為的就是讓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文化樂趣,獲得更舒適的生活體驗。

  云帆風正勁,豪唱啟新航。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新時代的文旅融合行進在廣闊天地,也必將綻放最美的幸福之花。

  責任編輯:高天鼎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