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 為“六穩”“六保”注入新動能

2020年07月09日 11:43:06
來源: 《紅旗文稿》2020/13 作者: 舒印彪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出了“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將“保能源安全”和“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們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六穩”工作和“六?!比蝿?,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在變革中尋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

  認清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核心要義和本質內涵

  2014年6月13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作出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革命以及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八膫€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提出,代表了我國能源戰略理論創新的新高度,是新時代指導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行動綱領。

  能源安全新戰略是實現我國能源安全的根本遵循。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如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能源事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八膫€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揭示了新時代我國能源發展的特點規律和發展方向,對于我們在新時代做好能源工作、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國能源行業正處在優化發展結構、提升發展質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既存在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也出現不少轉型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際能源需求短期急劇下滑,相對過剩的能源供應導致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同時產業鏈韌性和供應鏈柔性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暴露。為此,我們必須把握國際能源發展大趨勢,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論述精神,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筑牢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根基。

  能源安全新戰略是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障。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調整,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轉型進程顯著加快,能源生產和消費繼續向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電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總的來看,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在能源供給、能源消費、生態環保、網絡安全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在“卡脖子”技術上受制于人,能源體制機制還有待完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沖擊,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推動能源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大力實施能源產業鏈提升工程,帶動我國能源及相關產業升級,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能源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能源安全新戰略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人民群眾對能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對高質量用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的能源資源環境狀況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表明,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再沿襲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模式,必須開拓一條以較低能耗強度支撐美好生活的綠色能源之路。為了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能源安全新戰略,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能源發展的根本目的,大力提升能源惠民利民工程,不斷提高綠色發展水平,著力解決好能源普遍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好能源領域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獲得感,共享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能源安全新戰略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的重大實踐。當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應鏈體系受到較大影響。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已難以平衡新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利益訴求。推動構建新的全球能源治理機制和自主可控的全球能源供應鏈,是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共同構建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動綠色發展合作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是我國在更加“不確定不穩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的行動指南。我們既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同時又要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能源合作,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做好新時代國際能源合作這篇大文章。

  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

  能源行業要在“十四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繼續深入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再電氣化”進程,積極推動能源科技革命,系統研究解決能源體制機制等問題,穩步推進能源國際合作,提高能源產業鏈韌性與柔性,構建有中國特色的能源轉型和新能源發展模式,助力我國由電力大國邁向電力強國。

  推動“再電氣化”進程。“再電氣化”已經成為推動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實現能源轉型的必由之路?!霸匐姎饣敝傅氖窃趥鹘y電氣化基礎上,充分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數字技術,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并替代化石能源,最終實現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高度電氣化社會的過程。在能源生產環節,發展新能源,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能源電力產業鏈提升工程,構建起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在能源消費環節,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度電氣化社會,不僅是本輪能源革命的特征之一,更是全球應對化石能源枯竭、降低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加快清潔能源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清潔低碳戰略方向不動搖。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把更多的煤轉化為電,提升煤電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更加關注交通、商業、公共服務和居民生活等領域的節能和提高能效。

  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能源科技革命是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重要支撐,是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確保我國能源長遠安全的戰略保障,是當前我們擺脫路徑依賴、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的重要抓手。我們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能源技術革命,不斷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重大裝備國產化水平。加大先進能源技術研究應用。立足于增強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基礎領域和前沿領域研究。聚焦“卡脖子”技術加快攻關步伐。緊緊抓住全球產業鏈重構戰略機遇期,補鏈擴鏈,加速完成我國能源技術和裝備制造轉型升級,實現更多核心技術的“中國引領”。大力探索發展新模式新業態,順應數字時代要求,加快建設新型能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研發并掌握核心技術,打牢能源安全基礎。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活力源泉。《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出,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具體到能源行業,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最終形成競爭充分、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市場體系,以精準的政策導向和有效的市場機制保障能源安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推進電力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以價格準確反映資源成本、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引導資源有效開發;以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的全國電力市場為目標,打破省際壁壘,推進跨省跨區電力市場交易,賦予包括用戶在內的市場主體自由選擇權,促進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繼續優化清潔能源發展模式,實現清潔能源能用盡用。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煤電清潔高效發展的產業政策,發揮更大的兜底保供作用。

  以國際合作為重要途徑。目前,全球還有約10億人沒有完全解決用電問題。我們要充分把握國際能源合作的新趨勢新變化,堅定“走出去”戰略,合理配置利用全球能源資源,持續深化能源領域對外開放。深入開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拓展延伸“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強電力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并在高效低成本新能源發電、清潔高效燃煤發電等先進技術領域深化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推動構建新的全球能源治理機制和自主可控的全球能源供應鏈,為構建開放競爭、高效穩定的能源市場,建設更加有序、更加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構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全力落實“六?!比蝿?/strong>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能源行業是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能源保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保障煤電油氣供應、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我國能源行業反應迅速,全力以赴保障能源供應,扎實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打下堅實基礎。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華能以央企大國重器和“頂梁柱”的擔當,推進“兩線”“兩化”戰略,推動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快綠色發展步伐,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把支持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研究制定疫情防控、能源投資、物資采購等一攬子工作方案,全方位加大湖北疫后重振支持力度。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能源企業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更加艱巨。必須密切關注境外疫情對我國能源供應鏈產業鏈的影響及國內電力供需變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供應。進入全面復工復產后,還要促創新補短板,培育增強新動能,充分發揮能源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在“?!钡幕A上,以保促穩、穩中求進、行穩致遠,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在國內經濟穩步復蘇的階段,保障能源安全供應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能源電力企業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進一步壓實各級安全責任,完善應急體系建設,確保電力、熱力、煤炭穩定安全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筑牢能源保障。要加強重點地區和企業供電服務保障。按照各地政府要求和疫情防控實際需求,強化電力用戶分類管理,健全能源應急保障體系,增強應急保障能力,確保電力可靠供應。要著眼用能需求逐步回升的新特點,夯實能源安全生產基礎,加強供需形勢的密切跟蹤研判,不斷增強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主動權。要樹牢紅線意識和風險意識,堅持不懈抓實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積極防范化解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推動保障能源運行安全,不斷提高安全發展水平。

  全力支持產業鏈復蘇。在當前經濟增速下降之時,能源企業須充分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通過自身創新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經濟發展。響應《政府工作報告》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兩新一重”建設的號召,推進能源設施與交通、通信設施融合協同發展,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能源生產、輸配、交易、消費等場景的應用,大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保熱保電穩定產業鏈,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湖北的采購力度,用實際行動助力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重大工程建設,加強分類指導和精準施策,推動能源領域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能源產業對經濟運行的基礎性托底作用。

  (作者: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劉玉成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