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近年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干部群眾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保護中把生態環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為人民群眾打造生態“聚寶盆”,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化為生動實踐。
從“犯嘀咕”到堅決擁護
居于祖國“雄雞”之冠,得大自然偏愛,黑龍江的山水一直以來都是坐擁美麗生態入懷:森林覆蓋率、濕地面積穩居全國前列;“華夏東極”等旅游勝地美名遠揚。豐富的自然資源造就了壯美的龍江畫卷,形成了突出的整體生態優勢。但是,怎么保護生態環境,怎么開發利用好生態資源,部分干部群眾的思想經歷過一個明顯的轉變。
“再往回退二三十年,是不考慮生態的,那時候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因為我們這地方這么大、這么點兒人,感覺經濟發展不會對生態有什么影響?,F在來看,那時候的理念確實不對,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共撫遠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黑瞎子島鎮黨委書記鄒泉波如是說。
然而,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貫徹和當地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綠色發展理念在這里的干部群眾思想深處悄悄扎根發芽。
富錦市開發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時,涉及在這里打魚、種地的老百姓的利益,大家不太理解,也不太支持,阻力不小。當地民勝村村民李長吉就對記者講:“剛開始,我是很犯嘀咕的。我在這里種地、打魚,一年能掙幾萬元,你開發‘大水泡’,把我的飯碗搶去了,我不干?!焙橹薮迳剿r家院的負責人于晗表示,沒建成濕地之前,他認為這個東西不可行,現在看來明顯目光短淺。
事情很快發生變化。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后,環境明顯改善,鳥越來越多,氣候也變好了。濕地公園一年能吸引來5萬多游客,一下就帶火了周邊村莊的農家樂、民宿和果蔬養殖等產業。村集體富了,村民腰包鼓了。洪洲村黨支部書記李平芹接受采訪時說:“要是沒有濕地,咱們吃菜吃不了就是亂扔,就是浪費了。養的小笨雞什么的,大的雞蛋五六塊錢一個,賣給游客。平時賣普通雞蛋那才幾塊錢一斤,3塊一斤得給人8個才行,你看這差價得差多少?!?/p>
嘗到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甜頭后,過去一些人的質疑、觀望變成了堅決擁護。在記者提到現在如何看待生態環境保護時,鄒泉波坦率地說:“事實面前最有說服力,生態環境保護給老百姓帶來切切實實的利益,他們堅決擁護、堅決跟著黨的政策走?!?/p>
為老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黑龍江佳木斯正在把天賜良“源”的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經濟優勢,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老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黑龍江省政府黑瞎子島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旅游文化體育局局長刁爍向記者表示:“在生態保護方面,撫遠重點推進了黑瞎子島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不斷加強保護力度,不斷完善配套設施,疏通島內堵塞水系,實現島內水系連通,修復生態,構建動物棲息地。黑瞎子島以生態游為主,正在利用島內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現有的景區基礎,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國際旅游島’?!编u泉波說:“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撫遠市黑瞎子島,他叮囑,黑瞎子島重在生態保護,在保護基礎上建設一些基本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旅游。撫遠市委市政府這些年一直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了最嚴格的保護措施,把容易破壞環境的建設項目全部拿到島下去了。”
撫遠市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項目,黑瞎子島濕地公園、黑瞎子島自然保護區和華夏東極森林公園分別獲批國家級,撫遠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科學劃定生態紅線,編制完成《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總體規劃》、《黑瞎子島區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實施方案》。積極發展旅游業,著力打好“華夏東極”“淡水魚都”“兩江雙城”“兩國一島”四張旅游名片,大力發展“界島游”“觀日游”“民俗游”“跨境游”“魚文化游”,形成了特色旅游品牌。
離黑瞎子島濕地公園不遠的地方是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我國陸地最東端的行政村。這里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烏蘇里船歌”的發源地。這個村現在有了一個新身份,民俗生態旅游的網紅打卡地。
走進烏蘇鎮赫哲民宿現場,記者看到項目一期21棟現代風格的“網紅民宿”——途遠驛站已經建成試運營,二期項目正在搶抓工期、有序施工。二期、三期項目共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烏蘇鎮黨委書記李東生介紹說,“近年來隨著生態休閑游的興起,民宿產業的植入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村里的風貌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往日偏僻的小漁村正在鄉村旅游的熱潮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p>
走進抓吉赫哲族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新式小洋房掩映在鮮花綠樹叢中。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旁,民族特色的建筑別具特色。這一切讓人很難想象它曾是偏遠落后的小漁村。
說起抓吉赫哲族村的變化,村婦女主任周春香感慨萬千。過去,村民都住在小草房和地窨子里,村內道路晴天“揚灰”,雨天“和泥”。全村人主要靠捕魚為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由于魚類資源逐年減少,村民們的生產、生活陷入困頓?!叭缃瘢覀冊邳h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通過生態環境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旅游產業,村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
如今,抓吉赫哲族村“漁家樂”遍布全村,“烏蘇里船歌風光帶”下的民俗旅游近年搞得紅紅火火。村子還建設了建筑面積6240平方米的赫哲民族風情村,創辦了“黑龍江省烏蘇赫哲民俗技藝農民專業合作社”?,F在,他們的民宿、特色餐飲和制作的魚皮畫、魚骨畫、魚皮服飾等民族手工制品深受游客喜愛。
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三江平原從過去渴望發展工業,到現在明確依靠綠色發展,用綠水青山為老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用創新引領、集約高效、質量優先的發展理念,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然后反過來更好保護綠水青山,讓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責任編輯: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