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脫貧攻堅不能緩一緩、等一等

2020年04月09日 09:13:33
來源: 《紅旗文稿》2020/07 作者: 張麗君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目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地區摘帽面臨的主要制約仍是收入問題,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脫貧攻堅的影響恰恰集中體現在貧困群眾的穩定增收方面:一是農民工外出務工受阻,工資性收入減少,返貧風險增加,給脫貧攻堅任務的如期完成帶來新的挑戰。二是農產品等流通受阻,農戶生產經營性收入減少,脫貧難度上升,影響脫貧攻堅成效。三是特色扶貧產業發展受阻,民族地區增收創收能力降低,滯緩脫貧進程。人員流動受限,消費縮減,旅游業發展基本處于停擺狀態,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等消費也受到極大沖擊,影響貧困群眾的就業增收,滯緩脫貧進程。

  在疫情面前,我們要萬眾一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把疫情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為農民工返崗開辟“綠色通道”,穩固脫貧攻堅成果。從企業發力,對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加大包車業務幫扶力度,補貼農民工復工的車費等成本,緩解農民工“復工難”和中小企業“用工難”的矛盾困局。從農民工家門口著力,根據實際情況,有序安排扶貧項目開工,幫助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同時也能滿足照顧家里老人等需求。組織在家待業的農民工進行網上相關課程和技能的學習,提升勞動技能水平,練就脫貧致富真本領。

  多措并舉,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貧困地區應對風險能力。盡快補齊貧困地區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方面發育不足,對接市場不穩定的短板。針對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應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組織各電商平臺、農貿市場,幫助貧困縣、貧困村銷售農產品等,對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實行優先檢測、優先審核,減免相關費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同時還可以幫助優質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效應,為日后探索貧困地區新業態的發展模式積累經驗。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脫貧攻堅的任務不能停下,應加快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全產業鏈開發,推進特色農產品產業提質增效,從根本上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扶貧項目投入適當向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業傾斜,為民族地區日后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各貧困地區要分類制定政策,優先扶持在疫情中受到較大影響的旅游產業及相關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允許旅游部門合理調整營業時間、日接待人數等規定。同時,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的貧困戶的就業增收問題,扶貧項目投入應適當向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業傾斜。這一方面可以解決貧困群眾目前的就業問題,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通過項目投入,可以提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水平,美化貧困地區人居環境,增加貧困地區旅游業承載能力,同時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為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注入持續動力。

 ?。ㄗ髡撸褐醒朊褡宕髮W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李涇一 高天鼎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芯蕊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