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始終堅持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習近平總書記十分強調,“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面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海外輿論紛紛稱贊中國以“最專業和最科學的方式”抗擊疫情,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典范性貢獻。
有效的科學救治:“舉措史無前例”
疫情暴發初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明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340多支醫療隊和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超過4萬名優秀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湖北,1.5萬名重癥醫學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環內科和麻醉科等專業醫護人員開展救治工作……中國集中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廣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結合實際情況和具體經驗不斷更新診療方案,極大提升了醫療救治水平,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許。正如世界衛生組織前官員、全球傳染病研究專家福田敬二所說的,中國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付出的努力、采取的舉措史無前例。
“中國抗擊疫情以科學和證據為基礎,多次更新診療方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上,與會科研人員認為,短期研究重點應集中在研發更簡易的確診手段、為住院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有關流行病學研究等方面,高度贊賞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措施。世界衛生組織考察組外方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在結束考察后表示,中國抗擊疫情以科學和證據為基礎,有關科研成果被快速推廣應用,多次更新診療方案。
中國“檢測手段免費高效”,“很擅長維持病人生命”。《紐約時報》記者麥克尼爾說:“在中國,醫院會給病人做CT以檢查肺部影像是否存在異常,這給病毒檢測起到了很好的前期篩查和輔助作用?!卑瑺栁值略诮邮茉L談時說,中國效率有多高?從做CT就能看出來。而且,檢測是免費的,能夠快速分離出被感染者,他進一步稱贊“中國很擅長維持病人生命”?!爸袊廊绾巫屝鹿诨颊呖祻?,他們下定了決心,投入也非常巨大”,“如果我感染病毒,希望在中國得到治療”,艾爾沃德在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發布會上如此感嘆。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克利福德·萊恩說:“他們非常有魄力,及時在重癥監護中使用體外膜肺氧合,挽救了人們的生命?!?/p>
中醫藥在防疫中“發揮獨特作用”。匈牙利衛生部補充醫學工作委員會主任艾瑞·阿揚道克在接受采訪時說:“對于中醫藥是否能夠在匈牙利防疫中發揮獨特作用,答案是肯定的。多年實踐不斷證明,中醫是西醫的有效補充療法?!狈▏嗅t學術委員會委員馬克·弗雷亞爾認為,中國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抗疫情,中醫藥可以幫助退燒或排痰,發熱或咳痰正是病毒性肺炎的兩種癥狀。世界衛生組織在防疫指南中刪除應對新冠病毒“不應當使用傳統草本藥物”表述,其網站也澄清稱:很多人都會使用傳統草本藥物來緩解新型冠狀病毒病引發的輕癥。
快速的科研攻關:“速度和透明度令人印象深刻”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研支撐。中國政府集全國優勢科研力量,不斷加大藥物和疫苗研發力度,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積極推動科研攻關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不斷統籌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體系化對抗能力和水平。8天確定病原體,16天完成檢測試劑盒優化,緊急啟動應急攻關項目,開展藥物臨床實驗,協調多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中國不斷強化運用科研助力戰“疫”,給世界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全球正在付出巨大努力了解新冠病毒的科學原理,中國的努力至關重要”。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馬來西亞、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多位公共衛生專家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國科學家特別是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和醫療衛生工作者迅速分離鑒別病原體、采取重大措施減少傳播給予高度評價。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在報道中引用牛津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教授、全球健康網絡負責人特魯迪·朗的話說:“全球正在付出巨大努力了解新冠病毒的科學原理,中國的努力至關重要。我們了解的許多情況都來自中國的數據共享?!笔澜缧l生組織駐菲律賓代表阿貝亞辛格表示,中國在確認病毒、基因測序、病患救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世衛組織對中國政府所作的努力“非常欽佩”,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工作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抗擊傳染病工作的一個范例”。
“從確診第一個病例,到成功識別病毒,中國行動速度‘快得驚人’”。日本科學協會會長、知名生命科學學者大島美惠子表示:“我深知分離新型病毒工作的難度。中國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從環境樣本中成功分離出病毒,并公布該病毒基因組序列,這對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具有重要意義?!奔~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微生物系教授、RNA病毒專家彼特·帕萊塞表示:“中國科學家在病毒測序和快速檢測方面表現出的速度和透明度也令人印象深刻?!钡聡萘_伊特大學醫療管理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斯隆ぜ{格認為,從確診第一個病例,到成功識別出病毒,并研發出了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檢測出病毒的方法,中國行動速度“快得驚人”。
“中國始終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快速識別病毒并分享基因序列”。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及時發布信息,快速識別病毒并分享基因序列,采取果斷有力措施控制疫情傳播,體現的不僅是對本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負責,更是對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突尼斯資深公共醫療專家、西迪布濟德大區醫院院長阿德爾·賽義迪認為,中國政府及時公開疫情信息和修建專門醫院等做法,是防控重大傳染性疾病的必要措施和打贏防疫攻堅戰的基礎。以色列特拉維夫舍巴醫療中心旅游醫藥和熱帶疾病中心主任埃亞爾·萊什姆教授認為,中國正在以“最專業和最科學的方式”與這場疫情作斗爭。
系統的防控策略:“中國采取了非常務實的系統性方案來防控疫情”
疫情防控不是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是一個關系到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化工程。中國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從系統性、整體性層面制定防控策略,協同聯動、系統推進,設置了以武漢市和湖北省疫情防控殲滅戰為第一道防線、堅決防范首都暴發大規模疫情的第二道防線、阻斷重點地區疫情蔓延的第三道防線以及堅決遏制全國疫情傳播的第四道防線,成功有效控制了疫情。中國科學系統的抗疫策略,贏得了海外輿論的高度贊揚。
“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取得良好成效”。日本感染內科專家、神戶大學教授巖田健太郎指出,“中國政府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值得借鑒”,“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表現出色?!卑瑺栁值聫娬{,中國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采取非常務實的系統性方案來防控疫情,這些防控措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對于產生實際效果至關重要?!都~約時報》記者麥克尼爾在節目中說,中國的方艙醫院有效隔離了患病人群,將疑似、輕癥病人與醫院里的重癥病人分類管理,這一體系也竭盡所能地確保了醫療系統不崩潰。
“為了追蹤確診病例的接觸者,中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全球公共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表示,從中央政府到最基層社區,各級迅速行動起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委員會主席布魯表示,中國正在采取一系列堅決果斷的措施防控疫情,包括積極監測、早期診斷、追蹤密切接觸者、建設新醫療設施及向疫區提供醫療支持等?!犊茖W》雜志發表文章稱,中國做到了許多公共衛生專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控制傳染性極強的呼吸系統疾病的傳播。為了追蹤確診病例的接觸者,中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中國有著非凡的能力,可以迅速組織人力開展大規模的工程,這在其他國家很難做到。約旦衛生部傳染病司司長哈迪勒·莎耶赫說,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多措并舉,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防控體系,在最大程度上阻止疫情蔓延,值得借鑒。
“中國將機器人、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用于防疫”。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表示,中國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設立發熱門診,進行網上遠程診療,用“健康碼”作為通行碼等做法簡便高效。BBC報道稱,“在與新冠病毒抗擊的戰斗中,中國部署了消毒機器人、智能頭盔、配備熱像儀的無人機和先進的面部識別軟件?!卑雿u電視臺發文稱,在抗擊此次疫情中,中國及時開發新應用程序,人們根據乘坐飛機或火車出行的記錄,可以查詢自己是否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精準的防控舉措:“有效的隔離,徹底打破了病毒傳播鏈”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防”。疫情暴發后,中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采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封城”、居家隔離、不斷加強進出人員管理、展開流行病學調查,這些緊急關頭的嚴格舉措從根本上加強了疫情的有效防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隨著海外疫情的多國多點暴發和擴散,一些國家也采取了“封城”、管控人員流動、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等防控措施。
“中國關閉湖北省外出通道,嚴格管控人員流動,采取的防控措施史無前例”。泰國前副總理、泰中友好協會會長功·塔帕朗西表示,“對武漢等地采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在其他地區引導民眾減少外出、居家隔離等,這些科學有力的安排,構成了有效遏制疫情的防控體系。”艾爾沃德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采訪時表示,要阻止疫情擴散,速度至關重要,“中國關閉湖北省外出通道,嚴格管控人員流動,采取的防控措施史無前例?!笔澜缧l生組織部分合作專家提供的數據模型顯示,中國采取控制人員流動的措施讓中國境內的疫情傳播速度延緩了兩到三天,讓中國境外的疫情傳播速度延緩了兩到三周。
“停工停學、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措施有效切斷了人傳人的傳播途徑”。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阿里·穆罕默德·扎基是中東呼吸綜合征“零號病人”的發現者。他說,中國盡可能早地采取大規模行動以隔離、檢測感染者和疑似患者,有效控制了病毒傳播。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教授、國立拉努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專業研究生系主任古斯塔沃·吉拉多認為:“事實證明,中國采取的很多措施是正確的。停工停學、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措施有效地切斷了人傳人的傳播途徑,在減緩疫情擴散蔓延方面取得明顯效果,使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币獯罄叩刃l生研究院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喬瓦尼·雷扎認為:中國的經驗告訴我們,采取嚴格管控措施是有效果的。中國在控制疫情傳播上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各國都應當拋棄對限制公眾自由的恐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社論文章指出,中國在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所采取的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措施可能是“歷史上最雄心勃勃、最靈活和最積極的疾病控制工作”,限制公眾自由可能會對公眾生活和社會經濟帶來短期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各國都應當拋棄對這種負面影響的恐懼,而應堅定而自信地選擇暫時限制公眾自由,并將其作為控制感染傳播的措施之一。東盟各國外長高度贊賞中方為抗擊疫情采取的堅定舉措,認為中方的聯防聯控體系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決心之大,令人敬佩。
高效的國際合作:“中國將在全球公共衛生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疫情中,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加強國際科研攻關合作,增進溝通交流,及時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加強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是共同戰勝疫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強保障。疫情暴發初期,中國就密切保持與世衛組織的溝通交流,第一時間與國際社會共享病毒基因全序列等相關科研信息,面對疫情在全世界多點暴發和擴散的局面,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援助,捐贈檢測試劑和醫療物資,向有關疫情嚴重國家派出專家,向世衛組織捐資2000萬美元,支持開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和國際擔當,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的速度”。馬來西亞病毒學家林世杰表示,正是由于中方第一時間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全世界的科學家才能迅速開展相關研究,并進行特效藥和疫苗的開發,為世界贏得主動。新加坡外長維文說:“新加坡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并采取適當應對措施,要歸功于中國同國際社會的積極合作?!北壤麜r荷語區魯汶大學醫學專家馬克·范·蘭斯特表示,“中國及時公開發布最新疫情數據,有助于各國相關醫藥科研機構推進研發進程?!泵绹鐐惐葋喆髮W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傳染病防治專家瓦法·薩德爾說,中國在很短時間內測出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并與各國分享,有助于國際社會更好地認識這一病毒,從而為藥品和疫苗研發打下基礎。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高度肯定中國的抗疫舉措,認為中國“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的速度”。
“及時向世界分享經驗與信息,對全球協同抗擊疫情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傳染病與全球公共衛生系教授羅伯特·斯庫利說:“中國科學界很快公布了病毒的生物學、分子流行病學以及有關單克隆抗體等信息,非常了不起?!惫_克斯坦首席公共衛生官然達爾別克·別克申說,中方及時向世界分享經驗與信息,如病毒信息、快速診斷方法、治療原則與手段以及系統性防止疫情擴散的方式等,這對全球協同抗擊此次疫情具有重要意義。塞內加爾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蘇萊曼·姆布普指出,目前可以利用的大多數信息都來自中國的經驗,在全球范圍內共享信息和經驗對于有效對抗疫情至關重要??颇α_外長阿明指出,中國發布的多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已譯成多種文字,中國與世界分享信息、經驗,表現出了中國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責任感,更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的堅定支持,毫無疑問將有助于這些國家迅速控制住疫情”。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指出,中國非凡的防控舉措在全球公共衛生史上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各國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泛美衛生組織駐智利代表路易斯·費爾南多指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堅定支持,分享信息與提供證據,向世界衛生組織等專家團隊敞開大門,向其他國家派出專家團組,毫無疑問將有助于這些國家迅速控制住疫情?!皬念A防、診斷到救治,每一個環節的分享都非常寶貴、有效”,意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醫生們表示,中國醫生“帶來了最前沿、最一手的抗疫經驗”,該所附屬醫院診療研究室主任尼古拉·彼得羅希洛說:“我們非常需要中方的經驗?!笔佬l組織駐伊拉克代表穆奈姆說,中國專家組為伊拉克帶來了防護裝備、檢測試劑和PCR設備,中國在臨床指南、病例管理、傳染病防控方面的經驗更是目前伊拉克防控階段所需,“對伊拉克來說是筆財富”。伊朗紅新月會會長佩拉維說:“中國防疫經驗經過實踐驗證,十分寶貴,感謝中國的援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感謝中方為當前處境困難的國家抗擊疫情提供援助,贊賞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并提供醫療物資和疫苗醫藥等寶貴援助,期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領導力。
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維護生命健康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尤其是在這個命運與共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聯系前所未有地更加緊密。有為有效的中國行動,必將進一步推動凝聚起防控疫情的全球力量,同國際社會一道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責任編輯:陳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