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p>
善于運用戰略思維,健全應急管理的預案體系。“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要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能從時代前沿、國家治理全局和國家總體安全的戰略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但在這次應對疫情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預測預警相對滯后,預警信息發布相對遲緩,應急保障相對不足等,必須從戰略上進一步健全國家應急預案體系。一是進一步擴大應急預案覆蓋的范圍。在既有四類劃分的基礎上,應把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科技文化安全等也納入國家突發公共事件范圍內,實現全域覆蓋。二是從戰略上制定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案。要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趨勢和影響進行充分預估和研判,從戰略高度重視并及時作出科學合理的應對預案。三是應充分發揮應急專家組在預警處置中的作用。在這次應對疫情中,以鐘南山為代表的專家組在關鍵時刻提供決策建議,有效避免了更大危險的發生。
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健全應急管理的響應機制。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響應,要抓住重點,找準關鍵,處理好幾個辯證關系。一是“上下聯動”。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既要充分發揮黨在應急響應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地方各部門參與應對響應的積極性,嚴格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分合有序”。各級政府不僅要從“合”的方面健全專業化和常態化的應急管理部門,統一指揮和協調應急響應工作,而且還要從“分”的方面把應急響應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做到“分合有序”。三是“內外兼顧”。健全應急響應機制,既要深刻總結應急響應歷史經驗教訓,也要積極借鑒國外應急響應的有益做法,不斷推進我國應急響應科學化。
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健全應急管理的法治機制。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要自覺在法治軌道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一是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要以應對這次疫情為契機,既“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還要抓緊出臺生物安全法等法律”,從而使各種法律法規的銜接更加嚴密。二是提升廣大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方式應對突發事件的本領和能力。廣大領導干部要做到在法治軌道上應對突發事件,增強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應對突發事件的本領和能力。
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健全應急管理的保障機制。“寧可備而不用,萬不可用而無備。”應急管理保障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一是加強國家應急專業隊伍建設,著力構建立體化、多層次、寬領域、全災種和高水平的應急救援隊伍,人民軍隊是骨干和突擊力量。二是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打后勤保障戰”。這次疫情防控,醫用設備、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頻頻告急,反映出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存在突出短板。要從應急物資的預警體系、產能布局和區域布局、儲備和調撥體系、采購供應和緊急配送等方面健全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三是建立海、陸、空一體化交通運輸“綠色通道”,確保應急救援物資和人員運輸安全暢通。
?。ㄗ髡撸耗暇煼洞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李涇一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