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我國遭遇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到2月中旬,全國已有超過7萬病例得到確診,遠遠超過了2003年非典疫情的數字。當前,在各方面艱苦努力下,疫情形勢出現了來之不易的積極變化,人們普遍期望,在14億中國人民的艱苦斗爭下,戰“疫”的最終勝利能夠早日到來。
在人類歷史上,傳染性疾病周期性地流行爆發。在同各類疫情的斗爭中,人們對疫病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應對的經驗不斷豐富發展。傳染病雖然種類復雜,但要流行起來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存在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因此,如果能及時切斷傳染源,或是阻斷傳播途徑,或是通過疫苗等手段保護好易感人群,就能使傳染病得到有效遏制。
比如,1854年倫敦寬街霍亂爆發,在當時并不知道病原體是何物的情況下,通過采取斷自來水,也就是阻斷傳播途徑的方法,就迅速阻斷了霍亂的流行。又比如,1910年底,曾有一場鼠疫在黑龍江哈爾濱肆虐,華人伍連德僅僅用了幾十天時間,就將這場鼠疫徹底扼殺,創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跡。從當代人的視角看,伍連德的方法十分尋常,這就是設計并發放防護口罩、將人群分類隔離、及時火化疫尸,通過切斷傳染源和阻斷傳播途徑,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贏得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勝利,基本道理也是相同的。在疫苗研發和應用尚需較長時間的情況下,核心辦法就是要迅速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我國迅速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和部署工作,全國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實現聯防聯控,各黨政軍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緊急行動,基層社區村鎮實施“網格化”管理,機場、車站、高速公路采取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湖北武漢等多個城市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廣大醫務人員英勇奮戰,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人民群眾紛紛戴上口罩、加強自我防護、主動減少外出……一系列正確有效的舉措,最大程度地阻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
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人民群眾的堅定支持,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因而越是在艱難困苦和重大斗爭的時候,越是能充分展現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疫情當頭,全國上下能夠快速形成一體聯動、聯防聯控的局面,形成黨員率先、干部帶頭、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這是制度的偉力,是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底氣。
數據反映的是事實,但我們更要透過數據看趨勢、看未來。要看到,雖然當前累計確診和疑似病例數字很高且仍在攀升,但新增病例數字(剔除確診標準變化因素)出現了下降趨勢,患者收治率和治愈率持續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不斷降低,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湖北特別是武漢等地疫情雖然嚴峻,但措施日趨完善得當,實現了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全國其他地區疫情形勢已有明顯好轉跡象,防控措施更加精準有效,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進行。因此,我們決不應被眼前的數字嚇倒,而是要堅信,這段時間以來我們采取的史無前例的防控措施,其成效即將加速顯現。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但“快要到來”決不是“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我們或許無法預測疫情發展的具體節奏,但只要防控措施得當,執行堅定有力,我們就有信心、更有能力通過更加艱苦卓絕的斗爭,加快迎來疫情的拐點,直至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責任編輯:李涇一 高天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