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2020年01月10日 20:26:46
來源: 《紅旗文稿》2020/1 作者: 董學文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黨和國家的發展歷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稕Q定》不僅全面總結和系統梳理了我們黨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主要經驗,構筑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四梁八柱”,而且深刻揭示了創造“中國奇跡”的制度優越性,描繪出了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度之治”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決定》中新觀點新論述新設計新部署迭出,其歷史線索十分清晰,內在邏輯十分嚴密,站位眼光十分高遠,既突出了制度建設這根主軸,又增強了全黨以改革推進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自覺性??梢哉f,《決定》是一部探索人類社會美好制度“中國方案”的宣言書和動員令,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各方面制度建設更加成熟定型,必將把我國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第一次”

  《決定》在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厚支撐的時候,在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的時候,明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作為首要的一條要求提出來并加以強調和論述。這對我們每一個從事文化工作、理論工作、學術研究和在意識形態領域奮戰的同志,都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和鼓舞。

  毋庸諱言,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這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在我們黨歷次的理論和文件表述中,都是第一次。這里的關鍵詞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和“根本制度”。其中,尤以把“指導地位”和“根本制度”兩者結合在一起,是頗為新穎、頗有深意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們黨一貫的主張。在激烈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中,我們必須有一個支配、主導和引領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馬克思主義。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使命、功能和價值觀上起到這個作用。我們提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砥礪品質、研究學問,就是要促使馬克思主義在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各個領域處于指導的地位。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聯系起來,并把它列為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第一條“根本制度”,這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程中是一個創造。

  《決定》中設定的“制度”,有“重要制度”“基本制度”“根本制度”之分。那么何謂“根本制度”呢?在我看來,“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根本”,就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最主要的部分;而“根本制度”,顧名思義就是指大家必須要遵循的最重要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作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中的“根本制度”,這就是要我們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這一點,作為必須遵循的最重要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這樣說過:“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奔热获R克思主義是我們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根本”,那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確立為一項“根本制度”,就是天經地義、符合規律的事情。

  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根本制度”的確立,嚴格說來是把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功能和引領作用給制度化了。這樣一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不再僅僅是停留于理論層面或思想務虛層面的號召和呼吁,而是規定了它的制度性和實踐性,規定了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關聯性,規定了它在處理事務上必須遵循的準則性。這樣一來,也就真正把屬于思想理論方面的要求落實到了實踐中去,把理論指導的功夫落實到了行動的層面,讓原本精神性的東西在具體的實踐中扎根并生成帶有某種物質性因素的制度和規則了。通俗一點地講,“根本制度”的確立,就是把理論表述和理念宣示提升到了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層面。這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有力的捍衛,而且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實踐和經驗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我們黨明確的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急需的制度,是體現和反映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期待的制度,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備的制度。馬克思主義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需要用規章制度來加以強化和細化的,是需要具有約束力的規程準則來加以維護和保障的。正因如此,確立“根本制度”,是管總體、管長遠、對其他制度都是發揮引導作用的;正因為是“根本制度”,所以是剛性的,要求不折不扣去遵守,不容許三心二意、討價還價或搞變通、做選擇;正因為是“根本制度”,且融會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所以是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我們對“根本制度”的實施,來不得半點疏忽,犯不得任何顛覆性的錯誤。

  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生命。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風險,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新形勢。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什么時候都不能旁落。我們務必杜絕麻痹和松懈情緒,決不給各種錯誤思潮和敵對勢力以可乘之機。我們要時刻從“根本制度”的高度,來增強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自覺性和自信心。這是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長期斗爭中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

  有了這種自覺和自信,我們就會理直氣壯、心明眼亮地判別各種違背馬克思主義發揮其指導地位的言行和現象。我們就會理解,那種無視或淡化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傾向,是必須加以糾正的;那些挑戰甚或排斥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言行,是必須給予批駁的;那種說一套做一套、陽奉陰違、在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觀念上?!皟擅嫒恕钡淖黠L,是必須予以揭露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告訴我們:思想防線被攻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了。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文化制度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是真正關鍵的頂層設計,是必須執行好、貫徹好的。

  為保障文化的先進性、保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服務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是在解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內,來闡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的。也就是說,這種“根本制度”是為保障文化的先進性、保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服務的。這種“根本制度”屬于“現代化”范疇,把“根本制度”和“現代化”掛起鉤,無疑表明那種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的意見,是武斷的、不正確的。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要想在文藝領域把握正確方向,就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學習社會;要想解決文藝理論和批評中存在的爭議,就得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特別是意識形態學說去探究,才能獲得公正、科學和明了的結論;要想區分文藝上的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就得拿起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和“望遠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文藝批評才能把好“方向盤”。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把堅持文藝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提升到“根本制度”的高度,對推動文藝創作、理論進步、批評發展,改善和加強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是至關重要的。

  坦率地說,在文藝領域能否貫徹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我們鑒別優劣和曲直、先進和落后的首要標準。放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與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相悖謬的文藝觀念和文化產品,不管它多么新潮、多么迷人、多么有欺騙性,我們都是要加以警惕和識別的。我們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搞成舞臺上的“假面具”,弄成任意涂抹的“化妝品”,而是要把它當成行動“指針”和戰斗“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边@就為“根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穩實的根基。

 ?。ㄗ髡撸罕本┐髮W中文系教授)

責任編輯:張少義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