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戰略定力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2020年01月10日 20:28:29
來源: 《紅旗文稿》2020/1 作者: 董振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運用戰略智慧,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在“要不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上,保持戰略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照抄照搬別國的固有模式,而是與時偕行、隨時而變,在不斷自我革新中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我們只有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認識和精神狀態,才能夠不斷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實踐發展無止境,矛盾無止境,問題無止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睆娏业膯栴}意識貫穿于我們革命、建設、改革全部實踐,成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格局正在進行深度調整,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面臨的經濟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軍事安全、網絡安全問題更加突出,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任務更加艱巨。當代中國正處于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許多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呈現。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多的問題,我們迫切需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改革和發展提供穩定高效的制度體系,確保中國航船行穩致遠。

  在“為誰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上,保持戰略定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向前進。

  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馬克思主義承載著人類解放的偉大理想和崇高價值追求,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但是,馬克思主義并不是構建在玄想基礎之上的空中樓閣,也不是僅僅停留于理想主義的理論批判,而是要訴諸改造世界的革命實踐和歷史運動。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那里,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始終是不可分離的,正是在不斷變革現存世界的共產主義運動中,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不斷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不斷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國實踐和當代形態,是在當代中國造福人民、實現人類解放的歷史運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偉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落實到位,使人民共享我國的發展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為目標,體現了鮮明的人民性,因此才得以扎根人民、深入人心,才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贊成。只有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才得以發揮。我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體現和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在“往哪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上,保持戰略定力

  堅持什么樣的改革方向,決定著改革國家治理體系的性質和最終成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戰略定力,確立底線思維,不為各種錯誤觀點所左右,不為各種紛爭干擾所惑,該改的堅決改,不能改的堅決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領導權和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出現后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中國不實行改革開放是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在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因此,我們的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p>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充分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在當今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方向。

  在“怎么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上,保持戰略定力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極為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在建設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發揮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知行合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歷史偉業。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這個優勢的發揮,是建立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基礎之上的。鄧小平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門就要堅決執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則就治理不下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方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簡單照搬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的路徑,也不是盲目迷信國外現代化的模式,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遵循唯物辯證法的基本邏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我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征,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的實踐論。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ㄗ髡撸褐泄仓醒朦h?!磭倚姓W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高天鼎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