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國對外工作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經歷了許多風險挑戰,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做好對外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外交思想上來,不斷開創新時代對外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形成的,承擔著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外交是內政的延伸。70年來,我國對外工作圍繞各個歷史時期黨的工作重心,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形成了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服務于“站起來”的戰略目標,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獨立自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三個世界”理論和中美蘇“大三角”等戰略思想,為我國贏得了生存空間、奠定了發展基礎。服務于“富起來”的戰略目標,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重大政治判斷,提出了“不當頭”“不扛旗”“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抓住和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建設和諧世界”等外交戰略,為我國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外部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但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目前尚處在這一歷史進程的起跳階段,還處在“強起來”的過程中,仍屬于將強未強的關鍵時期,適值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國際上一些政治勢力對我國進行全面遏制施壓,主要是看到我們處于這么一個特殊階段。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一以貫之,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習近平外交思想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它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主要回答了如何抓住戰略機遇期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擴大發展空間、如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塑造良好外部環境,如何化解前進過程中的風險與挑戰等重大問題,是我們抓住戰略機遇、化解外部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理論武器。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在深入總結新中國對外工作經驗基礎上的守正創新,為新形勢下處理中國與世界關系指明了方向,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隨著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中國的發展更加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更加離不開中國,中國在國際上扮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承擔什么責任備受各方關注。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在一個已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開放世界中復興,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復興,不能走改旗易幟的死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不同于傳統大國崛起的復興新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兩個構建”就是這樣一條新路,并成為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其精髓要義是實現三個方面的統一:
把堅持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鮮明特征。對于中國這么一個大國,不獨立自主是不行的,特別是面對困難和挑戰,堅持這一點至關重要。但獨立自主不等于封閉自大,而是在獨立自主的同時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因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發展大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進程,不是誰想脫鉤就能脫鉤的。習近平外交思想提出中國打開國門搞建設,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等重要主張,是我們在大風大浪面前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的底氣所在。
把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統一起來。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中國與世界是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習近平外交思想將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作為對外工作的主線,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并提出了正確義利觀、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文明觀、新全球治理觀等理念,既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超越,也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超越,既蘊含著中國智慧,也針對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反映了中國在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實現自身發展的大思路,也彰顯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把推動合作共贏與發揚斗爭精神統一起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始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也始終同一切損害中國根本利益的言行作堅決的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強調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實現共贏。在中國將強未強之際,只有將合作與斗爭有機結合起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以堅持黨的領導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安全為底色的,是黨的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突出的政治性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內容中最為重要、最為根本的就是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做對外工作必須牢牢把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這一大方向,必須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安全作為管根本的一條,必須把踐行“兩個維護”貫徹到對外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既通過對外工作實現“兩個維護”,又以踐行“兩個維護”為準繩謀劃和開展對外工作。
黨的對外工作是黨的一條重要戰線,也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建黨到現在,黨的對外工作始終同黨和人民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伴隨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贏得革命勝利,我們黨積極爭取國際社會和進步力量對中國革命的同情與支持,擴大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世界影響。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在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的背景下,新中國的對外交往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黨的對外工作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時代主題,特別是隨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成為黨的對外工作的主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大踏步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與此同時也面臨更復雜、更嚴峻的挑戰。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全面加強對國際社會的政治引領:通過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爭取更多理解者、支持者和同行者;通過構建互相尊重、求同存異、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夯實國家間關系的社會基礎,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等。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并時刻做好斗爭的準備,決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黨的對外工作已獲得長足發展。我們黨已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政黨和組織保持經常性聯系,并建立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萬壽論壇、“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等交流對話平臺和中美、中俄、中英、中非、中阿、中拉和金磚政黨對話等交往機制,一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政黨外交格局和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已經形成,黨的對外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日益豐富,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效更加顯著。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政黨舞臺中央,黨的對外工作也進入新時代,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同時,任務更加艱巨、挑戰更加嚴峻,但我們的信心也更加堅定。這種信心,源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源自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將繼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為國家總體外交、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ㄗ髡撸褐泄仓醒雽ν饴摻j部研究室主任)
責任編輯: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