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求是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媛媛 2025-04-30 08:54:06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政党,在成立初期,就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开发民智、赢得民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文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证明,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党的领导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更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守正创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因此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思维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契合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把握“两个结合”的方法论要求,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传播业态的创新对传统监管和治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要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提升监管效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精准定位受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领导亿万人民群众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立法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文化生产领域,提出“两个效益”的创作和评价标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在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网站编辑 - 韩辰 张盼 审核 - 罗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