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征程
《求是》杂志编辑部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数亿青年的作用至关重要。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发生的深刻变革,深刻阐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寄予厚望,给人以鼓舞、信心和力量。《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一文,是总书记在这次集体谈话时讲话的主要部分。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的战略考量、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更好地团结、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怎样理解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因党而立、与党同心,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的奋斗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100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基本经验”,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它是在总结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百年奋斗成就经验基础上得来的,揭示了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历史规律。100余年来,共青团总是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党和人民事业的壮阔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各条战线上忘我劳动、倾情付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敢闯敢干、创新创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踔厉奋发、勇挑重担,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恢弘主流一以贯之。今天,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好、运用好这一基本经验,确保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共青团中央2024年5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416.7万名,共青团组织431.6万个。2023年共发展团员460.5万名。 新华社发 王威/制图
在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图景。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包括共青团工作在内的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都要向此聚焦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明确要求,共青团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把住方向,奋发有为”。民族复兴前景光明,但不可能一马平川,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繁重,还有一系列难点、卡点、堵点需要突破;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来自外部的遏制打压随时可能升级,特别是近期美国滥施关税,大搞“关税讹诈”,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越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要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主题是贯穿工作的主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和游移;只有把牢这个主题,才能找准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工作,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紧跟党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怎样理解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
政治引领是最根本的引领。青年群体蕴藏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引领这支队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就要不断加强政治引领。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和奋斗期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高度重合,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这就决定了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事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衷认同,对实现民族复兴充满信心,为实现强国复兴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面对形形色色的思潮,当代青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方面,境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青年灌输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容易误导青年人;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面临很多操心事、烦心事,容易滋生焦虑、烦躁、“躺平”、“佛系”等负面情绪。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成为青年人的常态,引领“互联网原住民”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些问题,更加凸显了加强政治引领的现实紧迫性。
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青年工作要真正赢得青年,就必须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树正了,青年才能立得正、行得稳,健康成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学会在各种思潮交融交锋中把握主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引导广大青年早立志、立大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图为2024年4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举行“赓续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团日活动。 人民图片 丁根厚/摄
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共青团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政治学校,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第一属性。把握这个第一属性,共青团就要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要针对当代青年眼界宽、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不断创新方法、丰富手段,深入发掘并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等与青年的契合点,善于用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播党的理论、阐述党的主张、介绍党的历史、展现党的成就,增强感染力、说服力。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寓引领于服务之中,让他们在感受党的关爱关怀中,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
怎样理解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也要靠新时代青年勇挑重担、挺膺担当,持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认识越深入,行动就越有力。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首先要引导他们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增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赋予青年使命任务、又为青年发展提供广阔舞台,既是青年担当奉献的过程、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强国使命,广大青年把全部精力、热情投入到这项壮丽而崇高的事业中,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就能实现个人理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双向奔赴”。
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团组织遍布基层一线,覆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各领域各行业,在联系服务青年方面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组织431.6万个,共青团员7416.7万名。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不断延伸联系青年的触角,深入到广大青年中间,最广泛地把青年组织起来,把蕴藏在青年身上的创造能量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科技攻关最前沿,处处活跃着青年人勇挑重担、勇闯难关的身影。吉林长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攻克了结构、材料等一系列难关,助力卫星载荷实现多次进步迭代。图为2025年2月28日,青年科研人员在调试卫星光学遥感载荷组件。 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共青团既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又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无论是在工厂车间一线苦练本领、精益求精,在农村为乡亲们排忧解难,还是在社区倾心服务,在边疆巡逻戍边,广大青年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提出的要求,共青团要在提升组织效能上下更大功夫,引导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好“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特色品牌,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怎样理解全面加强共青团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团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做青年工作。共青团只有坚持把自身建设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强,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青团建设,党中央召开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等文件,推动共青团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共青团改革改出了干部队伍精气神,改出了团的工作新活力,共青团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焕然一新。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团组织有效覆盖面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全面从严治团离革命性重塑的目标还有差距。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强调,要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健全完善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的全面从严管团治团体系,把各级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把广大团员和青年进一步凝聚到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而奋斗上来。
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真正让基层强起来。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要建在哪里;怎么有利于做好青年工作,就要怎么建组织。现在,社会群体细化分化,以青年为主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达8400万人。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以及城乡社区中,团组织还有很大覆盖空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一方面适应青年群体流动分布的新特点新变化,及时在各种新领域、新组织、新群体中建立团的组织,最大程度扩大覆盖面,把组织的根基深扎最广大普通青年之中;另一方面,要让覆盖广泛的每一个团组织有效发挥作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融入青年社会生活,成为最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成为在青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现实可感的组织存在。要注重采用社会化、群众化的方式开展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难题。有效覆盖既包括线下对象,也包括线上对象。互联网是广大青年的聚集地,当前网络空间主流是好的,但也有杂音噪音,许多错误思潮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进入这个主战场,大力弘扬网上主旋律、开展网络斗争,共青团义不容辞。要适应青年网络化生存特点,用好团的组织优势,增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打造青少年网络文化品牌,同时针对错误思潮及时亮剑发声,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明辨是非、判别对错的能力。
团干部队伍过硬,团的工作才不会落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团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进一步明确了团干部的成长观、政绩观、事业观,为团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要重视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
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复兴前景光明、任重道远,青年一代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弘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广大青年必将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不断书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奋斗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