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 脫貧攻堅篇之扎西大同村:一份來自極重災區的時代答卷

2020年03月21日 16:16:12
來源: 三江源報 作者: 本報記者 陳瑞

  見到扎西大同村村委主任尕瑪文索,是在玉樹市農畜產品交易中心。這是全州最大的一處農畜產品交易場所,已成長為玉樹的龍頭企業,而它的所有權屬扎西大同村集體經濟所有。此交易中心建筑面積2322平方米,設置流動攤位62個,固定商鋪16間,農畜產品年交易量在1600萬元以上。

  農畜產品交易中心地處巴曲河畔,地理位置優越,樓上是已經裝修完畢,正在招商的賓館,外圍是擁有44間鋪面的汽車修理一條街,整體業態占地54畝。與尕瑪文索一同前來的,還有扎西大同村駐村第一書記當德江措、三社社長才哇和團支部書記江加多杰。仔細瞧上去,幾人清一色地著了藏裝禮服,胸前統一佩戴著黨徽,那樣精神抖擻,那樣意氣風發。見我前來,幾人從懷里掏出哈達,一邊說著“扎西德勒”,一邊朝我走來。我忙不迭地說:這也太正式了吧?自家人不必這樣隆重的吧!尕瑪文索主任說:這是我們扎西大同村的固定禮儀,不管遠近不論高低,來的都是客,獻上我們的尊敬和祝福是最基本的迎客之道。就是這樣一個不足為奇的舉動,折射出來的卻是扎西大同村兩委班子的精神面貌、文明禮儀、行事章法和難能可貴的儀式感。采訪進入正題,尕瑪文索主任如數家珍地向我介紹:眼前的這處農畜產品交易中心,是全體村民在前任支書扎西桑周的帶領下,有地的出地,無地的出資,是大家伙兒共同“打下的江山”。除此之外,他們村還有加多寶產業園17.5%的股份,在三江源商貿城擁有372平米的商鋪,目前正在籌備經營一家大型超市和一間糌粑作坊。

  尕瑪文索主任不無驕傲地說道:2019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270萬元,扣除各項開支,留足再發展資金后,年底拿出186萬元作為分紅。為了公平起見,村里執行的分紅規則是:60%按家庭戶數分,剩余40%按家庭人口分,扶貧產業發展戶在此基礎上人均再分761元,也就是村民可以分兩次甚至三次紅,戶均分紅5000-8000元不等。這樣的分配方式公平、公正,陽光,村民們認可,大家伙兒高興。這筆錢,基本被村民們拿去“買年貨”,過個吉祥幸福年,那是綽綽有余。

  也因此,每年年底的時候,是村民們最為期待和激動的時刻。鄉親們看到大家共同栽下的桃樹開花結果,一年勝似一年,心里那是比吃了蜜還甜。除了村屬的集體經濟以外,扎西大同村下轄的四個社也均有自己畜牧業合作社,尤以才哇所在的三社實力最為雄厚。在尕瑪文索主任和才哇的帶領下,我們前往位于加吉娘山孟宗溝的三社“嘎陽合作社”。因積雪路滑,車輛緩慢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當德江措書記仔細盯著著路面小心駕駛,尕瑪文索主任在一旁叮囑著不要緊張,二人相處的方式與父子無異。

  嘎陽合作社的牛場規模不小,目前存欄400多頭。只見畜棚內的牛群散淡地咀嚼著燕麥草悠然自得。才哇說三社的草場夠它們撒歡兒,村上還有800多畝的土地用來種植芫根、燕麥和土豆,冬季的“補飼”自然不成問題。

  才哇說,養牛是個慢活兒,一頭牛從出生到出欄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因此,牛場出欄的效率不高但效益可觀,2018年成功出欄160頭,凈收160萬。才哇又說,2019年沒有太多可以出欄的,就宰了26頭分給了社員們,也好保證大家“有肉吃”。不僅如此,每到年底,嘎陽合作社還給社員們發糧油,發副食、發燃料、發酸奶,標準的生活配備“五件套”。再來到羊場和馬場,同樣的牲畜滿圈。

  200多只母羊見有人來便撒開丫子跑,個個膘肥體壯。才哇說去年一次性出欄了大小230只,凈收17萬元。

  三社的馬場養了20多只體態高大優雅的駿馬,才出生的小馬駒很是可愛。才哇說這幾年賽馬活動越舉辦越火,養馬的效益也水漲船高。我在內心粗略估算了一下,除了村上的分紅,單單社里每戶也能分個盆滿缽滿,這村民的日子能不好么!返回的路上,尕瑪文索主任回憶起十年前4.14地震的那一幕,清晰如昨太多感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灰塵和哭聲四起,他看不清楚站在對面妻子的臉,尕瑪文索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第一反應竟然是:這一次恐怕要受餓了!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當天下午就有救援隊伍趕來,黨和政府第一時間豎起了黨旗、送來了食物。那一刻,他立即有了主心骨,迅速加入救援大軍從廢墟里搶人救人。不幸的是,他的父親未能幸免。更為遺憾的是,他根本沒能騰出手來去處理父親的后事。十年后的今天,尕瑪文索說起自己的父親時語氣平緩,似乎深信父親會理解他、原諒他的。后來,根據受災程度,扎西大同村被鑒定為極重災區,全村32人罹難。尕瑪文索忽然降低了聲音說道:遇難的人們可惜了!活下來的人們會越來越好。車內的氣氛有些低沉,每個人都想起那慘烈的一幕。終究是走過來了!在多難興邦的華夏大地之上,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制度之下,在一呼百應的祖國母親的呵護當中,沒有任何困難是戰勝不了的。打那天起,尕瑪文索主任胸前的黨徽就沒有離過身,他將對祖國、對全國人民的感恩之心化作實際行動,與班子里的全體成員一道,全心全意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他要把一份充滿了感恩的時代答卷交給所有幫助過玉樹的人們。

  此時,扎西大同村黨員活動室的那句話前所未有地具有沖擊力和震撼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第一書記當德江措看來,扎西大同村兩委班子是個了不起的作戰團隊,具有超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們辦事公道任勞任怨,他們極富奉獻精神,是群眾的主心骨。而尕瑪文索和才哇交口稱贊組織給他們派來了一個好書記,這幾年大大小小地跑來了不少的項目,對村上的幫助非常大。他們滿懷感激的,還有前任村支部書記、現任農畜產品交易市場董事長扎西桑周老同志,他們說是前輩們打下的基礎好,我們這一代負責添磚加瓦。他們還說村團支部書記江加多杰是從州委黨校三基干部學院畢業的,黨性強、覺悟高、見識廣,是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村里有這樣的后備干部,大有希望也大有可為。老、中、青三代,環環相扣代代相傳,永續接力。

  在他們個人的成績單上,“全國抗震救災模范”、“玉樹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重建標兵”“全國勞動模范”、“全省十佳村(社區)工作者”“優秀第一書記”等榮譽閃閃發光不勝枚舉。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在光環的籠罩下放松自我,優秀的人組成優秀的班子,優秀的班子創造出優秀的業績。十年前,扎西大同村的固定資產是400萬,十年后,上升至4820萬,短短十年轉瞬即逝,這是一個村創造的財富,十年,整整翻了12倍!我想,這份答卷令人欣慰,使人振奮,發人深思。而這份答卷里的加分項,不僅在于他們創造了多少的物質財富,而是他們所用的智慧、才干、生活方式的轉變、文明禮儀的養成和思想境界的升華。

  扎西大同,昔日的極重災區,今日的“小康村”,這個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踏足過的地方,這個曾牽動國人每一根神經的地方,大聲地、驕傲地告訴全世界:我們挺過來了!我們強起來了,我們富起來了!

標簽 - 西大,燕麥草,加吉,農畜產品,三江源
網站編輯 - 唐淑楠
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观看视频